科室导航专家团队首页
400-010-5000
医院新闻 媒体新闻 通知通告 公益活动 热点关注 育儿百科 东儿心故事 护理常识

小儿肠胃型感冒的治疗方法

浏览: | 更新:2018-05-28 13:05:25 | 来源: | 作者:

  胃肠型感冒,中医称为感冒夹滞,它除了感冒的常见症状外,还可表现为腹胀、不思饮食以及呕吐等胃肠症状。

  由于小儿的胃肠功能还未发育成熟,因此宝宝会经常患胃肠型感冒。

  轮状病毒感染是胃肠型的感冒小儿中,秋季更常见的是胃肠型的感冒,也就是秋季腹泻,它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它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同时伴有轻度咳嗽、流涕、发热,对于这样的患者主要还是及时地补充水分和丢失的电解质,同时应用抗病毒药。

  假如碰到这样的患者,一定要注重加强隔离措施,尤其是他吃剩下的食物,要煮沸后才能食用,因为轮状病毒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染,也可以通过肠道传染。要 呼吸道感染,平时更要注重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才能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其中婴幼儿患“胃肠感冒”常见的原因是病毒菌的感染及饮食的过敏反应。细菌及病毒在喉部着床发炎后,即会顺着唾液被吞入胃肠中引起胃肠的不适。

  居家治疗对策

   、对于患胃肠型感冒的宝贝,除了应服用治疗感冒的药物外,还应同时服用一些消食导滞的解表的中药,如藿香正气丸、加味保和丸、珠珀猴枣散等。

  2、如果宝宝腹胀腹痛、呕吐严重,可先服用四磨汤口服液止吐消食,大约半小时后再服用其他药物,这样效果会更好。

  3、由于感冒引起胃肠道消化酶分泌紊乱,消化功能减退,胃肠痉挛,所以宝宝会发生腹痛、呕吐,可给宝宝服用活菌制剂,有益于宝宝的胃肠道建立正常菌群。

  居家护理对策

   、胃肠型感冒居家护理很重要,妈咪应注意保持居室内的新鲜空气,遇有气候变化及时为宝贝增减衣服。

  2、如果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出汗多,每次出汗后应及时将湿衣服换下,以免再次着凉,加重病情。

  3、发热期间多给宝宝饮开水,食易消化食物,口味清淡为宜,忌食辛辣、冷饮、油腻、油炸食品。

  4、患病期间宝贝食欲减退,这是正常反应,妈咪不要着急,更不可勉为其难强迫进食,应该让孩子的胃肠道有一个休息时间,会有利于身体尽快康复。

  5、如果宝贝舌苔发黄,嘴里有酸臭味,提示体内存有食火。妈咪一定要控制油腻食物,并可给宝贝服用化食丸、山楂丸,以清热导滞。

  6、一旦宝贝呕吐,妈咪不要慌乱,要让宝贝取侧卧位,对于较大的宝贝可采取俯卧位,这样有利于呕吐物流出,保持气道通畅, 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危及生命。

  7、发烧38。5℃以上或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一定要及时服用退热药,或采取物理降温的措施,以防高热惊风。

  8、家庭成员或托幼机构发生感冒, 不要和孩子亲密接触。如果不能隔离应佩戴口罩,以免传染给孩子。在疾病没有彻底恢复之前,不要急于送幼儿园,以保护其他儿童。

  食疗小妙方

  生姜汁呕吐严重者,可取生姜适量榨汁,加入少量温热水随服,止吐效果好。   薏米桔皮粥取新鲜桔皮30克,薏米 00克,先将桔皮洗净切成细丝,然后加水煮沸后将桔皮丝捞出,加入大米煮粥食用,可起到止吐、消食的作用。   三汁饮取荸荠、白萝卜、鲜藕适量,洗净后榨汁随时服用,可清热去心火,效果较好。   三根姜糖果饮香菜根 0克、葱根 0克、鲜芦根50克、生姜2片、红糖 00克,加水200毫升煮沸 0分钟,少量频频服用,也可缓解呕吐症状。

  注意事项

  对于胃肠型感冒病人的治疗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 发病后应去医院做血象和粪便检查,必要时,还要进行肝功能等相关的化验,以排除由其它病菌引起的病变,如肠炎、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等;

  (二) 要注重病人的饮食调理,应少量多餐地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进食油腻和带有刺激性的食物;

  (三) 要注重补充水分,由于患者多次腹泻,体内会丢失较多的水分和“电解质”,为此要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 喝些少油腻带咸味的菜汤;

  (四) 尽量减少口服各种消炎、止痛、退烧药物,减少对胃肠道刺,如体温超过38.5度以上,可到医院注射柴胡、安痛定或物理降温;

  (五) 必要时,给予静脉补充液体和营养物质,非凡是儿童和老年患者须及早采取措施。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