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理发展的常见规律有哪些?
这个阶段的婴儿属于感知阶段,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医生,所谓感知阶段就是指心理学中的感觉、知觉阶段,这也是心理发展的基础。新生儿刚出生3、4个月时还不会走路,只能通过感觉器官去接触和了解外界。所以,婴儿心理教育的阶段主要就是让婴儿多接触环境。家长可以抱着孩子到处走走,让孩子在安全情况下多触碰物体。不会走的宝宝一般都只能躺在摇篮看到上方的物体,视野范围有限。所以宝宝需要早点坐起来,这样能看到躺着看不到的物体和色彩,视野范围也更加开阔,有助于发育大脑。
小儿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发展的连续性和年龄的阶段性
婴儿心理发展过程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不可中断,且该心理过程会呈现出不同年龄阶段的典型特点,这些特点和其他阶段不同,具有代表性。
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婴儿心理发展的每一个年龄阶段按照顺序发展,无法跳跃,每一阶段都有代表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会轻易变化,相对稳定。然而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变化、个体发展成熟度在变化,造成了各阶段心理发展的速度也不一样,这也体现了心理发展的可塑性。
小儿心理发展的常见规律有哪些?
运动的发育规律
(1)从头至尾,婴儿先能抬头,接着会坐,然后直立、走路。
(2)从近到远,婴儿的肌肉先发育的部位往往是离身躯近的地方,比如先学会抬起肩膀。
(3)从不协调到协调,婴儿的神经发育不成熟,肢体协调程度在逐渐加强。
(4)从正面动作到反面动作,婴儿先学会向前走才会向后走,先会向前看才会向后看。
家长疑问:
小儿会患心理疾病吗?
专家:事实证明,婴儿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极易很引发心理疾病,家庭关爱的缺失直接影响婴儿心理的发育。
父母的感情出现裂缝,其养育的婴儿心理就会抑郁;母亲为减肥而节食,婴儿会出现厌食的情况;父母离异,婴儿的行为就表现为忧虑和恐惧;婴儿幻想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而得不到,他就会感到内疚、自卑、愤怒甚至灰心丧气。所以,家庭温暖、父母和睦、亲情融洽是婴儿心理健康发育的好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