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导航专家团队首页
400-010-5000
医院新闻 媒体新闻 通知通告 公益活动 热点关注 育儿百科 东儿心故事 护理常识

小儿麻疹的症状

浏览: | 更新:2018-03-22 15:23:17 | 来源: | 作者:

  首先麻疹是什么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高发,儿童多见,传染性强,易感者接触后90%以上发病。麻疹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卡他性鼻炎、结膜炎、口腔黏膜斑和全身性红色斑丘疹。目前尚无 药物治疗。自从应用麻疹减毒活疫苗(简称麻苗)预防以来,儿童中麻疹发病率有了显著下降,过去多见的并发症如肺炎、中耳炎、麻疹性脑炎、精神异常等也随之显著减少。

  麻疹病毒大量存在于发病初期病人的口、鼻、眼、咽分泌物及痰、尿、血中,通过病人打喷嚏、咳嗽等途径将病毒排出体外,并悬浮于空气中,形成麻疹病毒气溶胶。易感者吸入后即可形成呼吸道感染,也可伴随眼结膜感染。麻疹病毒除主要经空气飞沫直接传播外,也可经接触被污染的生活用品传播感染。

  麻疹的症状

   、潜伏期:小儿麻疹潜伏期一般为 0— 4天,亦有短至 周左右。在潜伏期内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小儿麻疹前驱期也称发疹前期,一般为3—4天。这一期的主要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以眼症状突出,结膜发炎、眼睑水肿、眼泪增多、畏光、下眼睑边缘有一条明显充血横线,对诊断麻疹极有帮助。病程2-3日可见颊黏膜粗糙,上有数量不等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的黏膜斑,多时可融合,黏膜斑2-3日内消失。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婴儿可有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等。

  3、出疹期:小儿出疹期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开始为稀疏不规则的红色斑丘疹,

  4、恢复期:小儿出疹3—4天后,体温开始下降,皮疹开始消退,消退顺序与出疹时相同;在无合并症发生的情况下,食欲、精神等其他症状也随之好转。疹退后,皮肤留有糠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7— 4天痊愈。如果此期体温未恢复正常或再攻上升,提示有并发症发生。

  在临床上,对于小儿麻疹的确诊是需要经过检查的,小儿麻疹的检查方法有:

   、细胞学和病毒抗原检查,取鼻咽部吸取物或鼻咽拭子或尿液沉渣的脱落细胞涂片,采用GEMSA或HE染色,在普通光镜下可见到多核巨细胞形成和分 布于上皮细胞核内和胞浆内的嗜酸性,包涵体。病程第 周检查阳性率可高达90%左右,对麻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如果对上述涂片标本作特异性抗体标记染色,则可进一步检查麻疹病毒抗原。

  2、血清抗体检测,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是新近感染的标志,应用免疫荧光或捕获ELISA法检测麻疹IGM抗体,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特异性诊断方法, 仅需单份血清标本,在发病后3天左右即可检出(发病后5~20天检出阳性率 ),且不受类风湿因子干扰。如果近 个月内未接种过麻苗,而血清麻疹IGM 抗体阳性,即可确诊。留取,病程急性期和恢复期(病后2~4周)双份血清,以血凝抑制(H )试验和微量中和试验检测总抗体,或以,ELISA、IFA, 检测麻疹IGG抗体,则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4倍增长,方有诊断价值,可作为回顾性诊断依据。

  小儿麻疹在确诊后,可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进行:

  患者应在家或送医院隔离治疗至少至出疹后5 天,如并发肺炎应再延长隔离5~ 0 天, 单间隔离,不与有呼吸道感染者接触,专人护理更为恰当。多喝温开水或果汁补充水分,饮食宜富营养易消化,清淡为好,但不可忌荤忌油,恢复期食欲增加时可每天加一餐,以促进康复,特别要补充维生素a 以提高免疫力,可口服20 万u/次,或 0 万u/d,分2 次。

  已证实患麻疹时给予足量维生素a 可大大改善其预后。重视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给小剂量退热剂或头部冷敷,剧咳和烦躁不安者可试用少量镇静剂。为减轻中毒症状,特别对体弱多病者可在早期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制剂0.2~0.6ml/kg 体重,肌内注射, 次/d,共2 次或3 次。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