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捏脊
小儿捏脊是一种常见的特色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中节靠拇指的侧面在宝宝背部皮肤表面循序捏拿捻动。因其绿色、健康、环保,近年来备受追捧,不仅能帮助宝宝顺畅气血的运行,还能使宝宝安神,从根本上调理宝宝的身体。
一、小儿捏脊适应病症
捏脊有助于促进宝宝气血运行,对一些肠胃疾病如积滞厌食等还有肺系疾病均有裨益;捏脊还能起到安神作用,改善宝宝夜啼和睡眠不稳;此外,捏脊对小儿遗尿和多汗症也有
一定疗效。
、胃肠疾病:积滞、厌食;消化不良等脾胃疾病都可用捏脊疗法来治疗。
2、肺系疾病:捏脊通过刺激督脉和膀胱经,能调和阴阳,健脾理肺,从而达到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系统感染的作用。
3、夜啼、睡眠不安:捏脊疗法能调理脾胃,帮助宝宝安然入睡了。
4、遗尿、多汗:通过捏脊来刺激人体脊柱两侧的植物神经干和神经节,可以起到防遗尿、止汗的作用。
二、小儿捏脊注意事项
、时间
每次捏脊的时间不宜太长,以3—5分钟为宜,以免宝宝身体裸露时间过长,导致着凉感冒。捏脊时间过长的话疗效也没有那么好。
2、时段
捏脊 在宝宝早上起床后或晚上临睡前进行,疗效较好,宝宝的配合度也较高。捏脊前要先脱去宝宝的衣服,露出整个背部,让宝宝保持平趴的姿势,力求背部平、正、肌肉放松。
3、温度
捏脊时室内温度要适中,捏脊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以免划伤宝宝的细嫩皮肤。捏脊者的手部要先暖一暖,不要用冰凉的手给宝宝进行捏脊,以免宝宝受到刺激无法平趴,或者
让宝宝受冻生病。捏脊的手法宜轻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捏脊中途 不要停止。
4、年龄
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5、手法
( )开始做时手法宜轻巧,以后逐渐加重,使小儿慢慢适应。(2)要捏捻,不可拧转。(3)捻动推进时,要直线向前,不可歪斜。
6、年龄
捏脊疗法适于半岁以上到7岁左右的宝宝。年龄过小的宝宝皮肤娇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肤破损;年龄过大则因为背肌较厚,不易提起,穴位点按不到位而影响疗效。
7、禁忌
宝宝背部皮肤有破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