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导航专家团队首页
400-010-5000

马蹄足

马蹄足(equinus),又称足下垂、垂足、尖足、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足畸形。

马蹄足概述

马蹄足特点是病人在站立和行走时足跟不能着地而以足尖着地持重,足跟悬空,形如马蹄。体检时见足的前部跖屈明显,常合并凹足,跟腱短缩,足完全不能背屈,此即为马蹄足。发病率达1-3%,男孩发病多于女孩。可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双侧畸形占比40-50%。

先天性马蹄足多见,多因遗传或胚胎、宫内因素造成,后天性多合并有神经肌肉性疾病,特点为足下垂,足的前部跖屈明显。通过矫正的马蹄足患儿有可能拥有一双接近正常的脚,只会有很少差异。经过治疗的马蹄足会比正常的脚略小,小腿肌肉也可能略有缩小。缩小的程度与本来马蹄足的严重程度有关。腿通常没有明显缩短。

临床表现

● 足下垂,后跟向上。
● 足外侧缘着地及足底向上,形似高尔夫球棒,故本病又称球棒足。
● 足跟内翻、足部前内收,距骨头在背侧及外侧隆起。
● 足的前部跖屈明显,常合并凹足,跟腱短缩,足不能背屈。

骨科专家团队(点击查询详情):

邓京城
特级专家
主任医师

刘德顺
副主任医师

郭文彦
主治医师

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结果以医生看诊为准:
在线咨询 预约看诊 特约看诊 咨询电话:400-010-5000

马蹄足病因分类

  1. 常见原因

    ● 先天性:发育畸形,出生后即存在畸形,有遗传性。
    ● 后天性:多有神经肌肉性疾病(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后遗症、脑脊髓脊膜膨出、脊柱裂、神经管闭合不全、脊髓与周围神经病变与损伤等)。
    ● 足的创伤、骨关节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瘫痪病人长期压迫和个别下肢骨折固定不当。

    发病机制

    ● 遗传因素
    ● 胚胎因素:胚胎3个月之内,足处于马蹄内翻的三个原始畸形状态,即下垂、内收和旋后。自第4个月开始,足处于中立和旋转为,跖骨轻度内收,足也开始沿长轴旋前,接近正常人足的位置。任何发育障碍都将使足保持于胚胎早期的畸形位。
    ● 宫内因素:胎儿在宫内体位不佳,足部受压,长时间处于足内收、后跟内翻、踝部下垂位。
    ● 神经肌肉性疾病,由于胫前肌瘫痪造成;病变使足背身肌力软弱或无力,造成小腿肌力失衡,足跖屈肌力过强或挛缩形成垂足。
    ● 创伤以及个别下肢骨折固定不当所致。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况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马蹄足:
    ● 马蹄足家族史
    ● 神经肌肉性疾病病史

    分型

    ● 根据马蹄足畸形改变的主要部位分为跟腱挛缩性马蹄足、跗骨高弓性马蹄足、跖骨头下垂型马蹄足、复合型马蹄足、跟腱瘫痪性马蹄足。
    ● 根据马蹄足畸形病因可分为 : 松软型、僵硬型。

骨科专家团队(点击查询详情):

邓京城
特级专家
主任医师

刘德顺
副主任医师

郭文彦
主治医师

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结果以医生看诊为准:
在线咨询 预约看诊 特约看诊 咨询电话:400-010-5000

马蹄足治疗原则及方法

  1.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矫正畸形、防止复发、功能改善、没有疼痛、全面考虑,合理安排矫形程序、自上而下顺序。

    保守治疗

    早期建议保守治疗,美国依阿华大学Dr. Ponseti,经过60年的研究,建立早期矫正马蹄足理念和方法——Ponseti法,这个方法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治疗马蹄足的首选。包括手法按摩、手法矫正、石膏管型固定、穿戴支具、康复锻炼等;同时也可用于术后维持疗效,需定期复查,预防复发。同时需注意功能锻炼,特别是去除石膏固定或支架后应加强足趾及踝关节的跖屈和背伸活动。

    手术治疗

    ● 软组织松解术:跖腱膜切断术
    ● 肌力平衡手术:胫骨后肌前置术、胫前肌外移术、腓骨长肌转位到腓骨短肌腱术
    ● 截骨矫形术:跟骨外翻截骨术、两关节截骨术、跖骨基底楔形截骨、三关节截骨术、踝上截骨术
    ● 足趾畸形矫正:踇趾仰趾畸形手术、屈趾长肌腱转位、趾间关节融合手术

骨科专家团队(点击查询详情):

邓京城
特级专家
主任医师

刘德顺
副主任医师

郭文彦
主治医师

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结果以医生看诊为准:
在线咨询 预约看诊 特约看诊 咨询电话:400-010-5000

马蹄足如何预防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为先天性疾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防治关键。

● 功能锻炼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出院后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而积极的功能锻炼能够使患儿患肢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可以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

● 对于后天性马蹄足可通过减低体重等降低踝关节负荷。同时需要家属的关怀和支持,帮助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相关
专题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