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高发期,80%的爸妈都不知道这些事儿
夏季来临,各地频频爆出儿童患手足口疾病的新闻。作为传染性极强的手足口病,家长朋友大都是避之不及、谈虎色变。手足口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宝宝得了手足口病能治好吗?今天我们就来一一细说关于“手足口病”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手足口病?得病后有什么表现?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学龄前儿童及婴幼儿发病为主,5—7月为高发期。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宝宝发病时,往往会先出现发烧症状,然后在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宝宝还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有疫苗吗?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疫苗。
孩子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皮疹、昏睡、高烧、神志不清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与其他孩子接触。
手足口病能治好吗?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但是,个别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肺炎等,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宝宝得了手足口病要注意不让他接触其他儿童;宝宝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宝宝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
患手足口病宝宝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
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家长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给其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