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疑似出现”失语症”,这种疾病的诱因是什么?
宝宝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遭到了精神打击,口头表达能力被抑制,出现失语症。同时可能伴随着说话时紧张、不愿意说话、孤僻或者情绪易被挑动、不稳定,行为上会表现出畏畏缩缩的样子等。这属于精神性口吃。
小儿出现口吃的诱因可能是哪些?
.遗传因素
如有家族发病史,那么孩子的发病率为36-55%,因此有人认为该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另外,也有调查发现患者和亲属中,左撇子的比例较多,因此有人认为这与左右脑的优势侧相关。
2.躯体因素
有不少孩子在围产期、幼儿期受到过一些不良影响,比如:母亲在怀孕时出现过产前子痫症、躯体疾病或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罹患过某种传染病,以致神经系统损伤,从而导致语言表达出现障碍。
3.精神因素
多数患儿受到过一些急性或者迁延性精神伤害,所以有不少专家认为这类因素才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有类似情况,点击咨询医生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毛景霞医生,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发病原因,有可能是受遗传的影响、或受到某件事情的刺激、生活中感到焦虑、某些疾病导致神经功能出错,又或者是经常模仿口吃而改不过来。除了这些,还有些人觉得这和患者惯用右手有关。
小儿口吃可出现发音不清晰,还有哪些表现?
.语句的首字说不出来,或者重复 字音;语句中间某个字音表达困难,或者反复表达一些没有意义的音节等。
肢体上可出现这些“异常 ”!家长需知!
他们在讲话时常伴随着一些异样的表情,如:斜嘴、挤眼等,或者是像跺脚、晃动身体等动作。
小儿口吃需要服药吗,如何治疗?
( )减轻他们因为此疾病而出现的自卑情绪,尽量让其放松。可以引导他们放慢语速、平静地表达,慢慢掌握正常的说话节律。
(2)家长或老师在面对患儿时,应当控制好纠正的频率和次数,不要采取惩罚措施,也不要歧视他们。
(3)积极采取合适的矫正治疗方案,鼓励他们多参加团体性活动。
孩子的心态良好,有益于病情的康复!
让孩子养成好的性格和心态,那些外向、胆大、信心足的孩子就算曾有过这种病症,也会因为内心感受不是那么敏感而得到较快的改善。而心性脆弱、胆小、性情焦躁的孩子,病情可能会逐渐加重,终引发继发性口吃。如果孩子否定自己,认为自己确实不行,那么他就不再能勇敢地表达,这样口吃将很难纠正。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专业设置齐全。设有三大诊疗中心、七大 专科以及各类辅助科室。全天守护每个宝贝的健康成长。医院开设24小时内科急诊,为患儿提供24小时健康服务。医院咨询预约电话:400—0 0—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