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导航专家团队首页
400-010-5000
医院新闻 媒体新闻 通知通告 公益活动 热点关注 育儿百科 东儿心故事 护理常识

对妈妈的衣服、旧玩具、小毯子形影不离…孩子是「恋物癖」了吗​?

浏览: | 更新:2021-11-23 | 来源:东区儿童医院 | 作者:东区儿童医院

  上周,我们在公众号留言区收到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恩恩(化名)和他的小抱被“花卷”形影不离,妈妈很担心孩子这种恋物是不是疾病。

  恩恩出生在冬天,那时候姐姐总是用一个小花被子包裹他哄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躺在床上的恩恩总是用他柔软的小手捏着被子的一角。

  由于工作原因,恩恩在一岁的时候跟着外婆回了老家,有半年的时间,姐姐都是视频陪伴,而且视频里的小恩恩总是抱着他的被子,当他再次回到姐姐身边的时候,他对外婆和小被子的依赖远远超过了姐姐,他还给他的小被子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花卷”。

  渐渐地恩恩长大了,上了幼儿园,交了新朋友,但是他口中的“花卷”变成了他的专属宝贝!是的,宝贝!不管走到哪儿都要拿着,睡觉、吃饭、看电视、去幼儿园,甚至在幼儿园做操的时候都要拎着他的“花卷”!

  在幼儿园和“花卷”形影不离的恩恩 如果他喜欢你,会把“花卷”给你抱一会儿,但绝不会送给你。每次出门前,他都会仔细检查是否带了“花卷”。

  听姐姐说,有一次去幼儿园早上出门急,忘了拿他的“花卷”,上课后他突然发现“花卷”不在身边,然后就变得焦躁不安,哭着闹着要他的“花卷”,老师怎么安抚都不行。没办法,只好联系外婆又送了一趟,抱着“花卷”,他才不再哭闹,重新融入到了小朋友中。

  “花卷”老是掉地上或吃饭弄脏,姐姐只好偷偷剪成两半,告诉他粘了太多细菌会变小的,希望他可以只在睡觉的时候抱着,然而依旧和他形影不离。
 

  面对孩子的“恋物”现象  家长最容易犯的2个误区!

  误区一:强行制止,对孩子心理造成更大的伤害

  当自己的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时,父母就会慌了,把东西从他手里拿走他就又哭又叫,大吵大闹。而且孩子看起来是那么的无助和委屈,到底应不应该纠正孩子的“恋物”情结呢?

在这里先和大家分享一部治愈系动画片,来自史努比系列的《幸福是一条温暖的毛毯》,听名字就很可爱了对不对? “

  小男孩Linus有一条柔软的蓝色毛毯,毛毯总是和Linus如影随形。

  一旦离开毛毯,Linus就会开始出冷汗和发抖,整个人都不好了。

  而Linus的小姐姐Lucy却看不惯他这样的习惯,于是骗他说,如果不改掉这个毛病,毛毯就会被奶奶处理掉。

  Linus自己离不开毛毯,就决定找小伙伴来帮助他“戒掉”毛毯。

  于是,Linus找朋友帮忙保管毛毯,毛毯被锁进柜子里、被埋在草地里、snoopy叼走了毛毯、Lucy把毛毯变成风筝放飞了……

  这下,Linus真的失去了他的毯子。

  他开始忧虑、暴躁、夜不能寐,写寻物启事,对着天空发呆……希望有一天,毛毯可以重新回到自己身边。

  伤心的Linus只想告诉大家:我只是需要我的毛毯,这有错吗?

  被强行戒掉毛毯的小男孩伤心、焦虑、无助、不安、夜不能寐。因为他的安全感被抢走了,他的依赖被抢走了,可想而知,孩子是多么的难过和无助。 ”

  误区二:把恋物=恋物癖,认为恋物是心理疾病

  1.恋物情结

  恋物情结只是孩子的一种情感依托,也不会对此产生习惯。孩子也不会因为这种得到而产生一种兴奋感。

  这种行为在很多孩子到了6个月左右的时候都会有,最初期的表现,就是对妈妈乳房的依恋,因为这个时候孩子的所有安全感都来自于母亲。

  2.恋物癖

  “恋物癖”是指成人在性欲望与性兴奋的趋势下,对异性物品有收集癖与玩物癖,成人拿到物品后会产生兴奋感。

  说直白了就是一种性兴奋。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原北京儿童医院保健中心主任 刘莉提醒各位家长不要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轻易地就将孩子归为“恋物癖”,这样的决定对孩子的未来是有很大影响的。

  宝宝对于小被子或者奶嘴的依恋,并不是兴奋感,而属于安全感的慰藉。这只是在婴幼儿时期的一种正常行为,也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是每一个个体心理发育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因此,孩子的「恋物情结」,和成年人的「恋物癖」有明显区别,并不是必须纠正的病态行为,对孩子成长也没有坏处。

  图片来源综艺截图

  曾经一档综艺节目引起大家的热议,嘉宾傅园慧不管到哪里,总是会随身挂着一个红色的绳子。傅园慧的爸爸告诉大家,这条绳子叫“摸摸”,是傅园慧小时候很喜欢的一块毛巾,长大后就把它改变成了一根绳子,现在傅园慧无论到哪里比赛,都会带着这根绳子。

  刘莉主任介绍,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必过度担心,只需要适当引导,多多陪伴,随着年龄和社会经验的增长,只要不被过多地干扰,儿童的「恋物」行为是会逐渐消失的。有些孩子到了成年仍然存在「恋物」行为,但只要他的行为不影响社交和正常发展,且不会对自身和他人造成危害的情况下都是不需要看医生的。 孩子“恋物”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因为父母能在孩子最危险的时候给予他安全感,保护他不受外界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影响。就好比很多孩子晚上害怕,就会下意识地寻找妈妈的怀抱。

  所以孩子会对一个“物品”产生依恋,是因为他能从这里得到安全感。有的父母平时工作忙,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把某个物品当作妈妈的象征或者说替代品,并从中获得安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对一个物品的依恋。

  刘莉主任介绍,很多孩子都有这样一件专属于自己的宝贝!安慰奶嘴、小毛毯、旧玩偶,甚至是妈妈的耳朵、肚子、乳房,其实这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同等的意义。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之为——过渡性客体,说白了它就是孩子心中“妈妈的替代品”!

  最早提出「过渡性客体」概念的,是儿童精神分析家温尼科特,很多人认为孩子离不开“安抚物”,是因为自身缺乏安全感,而温尼科特认为,“安抚物”的出现,是孩子开始构建自身安全感的里程碑,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很大的进步。

  “过渡性客体”并不是成年人给予的,也不是妈妈为他准备的。而是孩子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情况下,自己“发现”或者“创造”的。就像恩恩的“花卷”和傅园慧的“摸摸”从命名到专属。

  父母该怎么应对孩子的“恋物”?
1、平时多拥抱孩子,多拍抚孩子的背部和头顶,以解其“皮肤饥饿”。注意拥抱和拍抚不是奖赏,不要等孩子画得一幅好画或弹出第一首钢琴曲时再去拥抱他。拥抱应该是日常的、无条件的,就算孩子做错了事感 到不安,也可以拥抱他,后者更多的是在两代人之间找到一种无声的和解方式。经常性的拥抱给孩子这样的暗示:我在你身边、我爱你、别怕,有我呢、失败了不要紧、你很安全……经常与父母拥抱的孩子,绝不会将小包被或玩具熊当做他的“精神保险带”。
2、就算让孩子独处一室,也要进行睡前安抚工作。所以的孩子都在本能上畏惧噩梦和黑暗,所以硬性将孩子与父母分开,对孩子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很多幼儿就是在入睡前的害怕不安中染上“恋物瘾”的,如果父母在孩子独睡前陪伴孩子,唱催眠曲或读一两个美妙的童话,开亮一盏小灯,等孩子睡着再离开,就比较容易使其对襁褓包被之类物体“脱瘾”。
3、可以在家里给孩子设置一个“安抚箱”,安抚物品的使用,是要有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安抚物品应该是在孩子睡觉时才需要的。因此,可以把“安抚箱”放在卧室里,把它放在高处,只有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才能够拿得到的地方,里面的东西只有在睡觉时、或是要休息时才能拿出来。

  如果你在客厅,听到孩子在卧室里吵着要他的“安抚物”,不要拒绝,你可以这样回答:“你当然可以玩,但是你要先到床上躺好,要到你的小床上去才可以”,孩子们不能抱着安抚玩具到客厅玩游戏、看电视,“我可以让你和你的玩具待一会儿,当你准备来客厅玩的时候告诉我,我再把它放回箱子里去。”

  我们需要让孩子知道,当他平时在吃饭、玩、或参与其他活动的时候,他是不需要“安抚物”的,等到孩子要睡觉的时候,可以再享受它的陪伴。

  4、90%以上的恋物儿童会被小包被、小抱枕、绒布熊、用惯的浴巾之类“上瘾”,家长在选购这些幼儿用品时,就要有意识地备下几个“迁移载体”,让孩子无法对其中的某样东西“专情”。如果一开始就备下两三条小包被、一个绒布熊家庭(包括绒布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小绒布熊和它的表弟们),让孩子选择使用的话,孩子恐怕就会领悟到:这是无生命的物质,而不是有感情能交流的人。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孩子「恋物」,其实是有安全感的需求。家长需要多给孩子陪伴和安全感,让孩子知道怎么和「人」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以后孩子对于「物」就没那么执着了。

最后,推荐几本有关“安抚物”的绘本,大家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读,引导孩子更加独立,慢慢长大,不急不缓。 认真读一本书

  1、BOOK

  《阿文的小毯子》

  简介:一个叫阿文的小老鼠很喜欢他的小毯子,从小到大从不离身,邻居的阿婶和阿文的爸爸妈妈想尽了办法也不能让阿文放弃。

  最后,妈妈把小毯子做成了一条一条的小手帕,阿文每天都会带着他的小手帕,再也没有人说什么了。

  2、BOOK

  《我喜欢我的小毯子》

  简介:豆豆已经是大孩子了,那些只有大孩子才能做到的事情,豆豆都会。可是豆豆还是喜欢整天抱着小毯子到处跑。大家劝他不要总是抱着小毯子。

  豆豆就是不愿意,他要把小毯子藏到一个大家都找不到的地方。可是小毯子藏好了,又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3、BOOK

  《今天开始不吃手》

  简介:大拇指是我的宝贝玩具,从我出生起,它就一直陪着我。它有点害羞,大部分时间里,它都老老实实地躺在我的舌头上,藏在我牙齿后面。

  然而有一天,大拇指长大了,它不想被“关”在嘴巴里了,它想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4、BOOK

  《再见了,小奶嘴》

  简介:妈妈宣布本不能再含着奶嘴了,本不乐意,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所有人都含着奶嘴,天哪,这就不好玩了!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