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五一出行必看!儿童最易中招的3大传染病,备好这些药才能安心玩!
浏览: | 更新:2025-04-27 | 来源:东区儿童医院 | 作者:东区儿童医院
“五一”小长假将至,人群流动性增加,亲友团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人群感染传染病的风险随之增大,临床病原学也多种多样,例如季节性流感、诺如病毒肠炎、细菌性肠胃炎等。在此,北京东区儿童医院温馨提示:家长们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安全健康过节。
季节性流感
季节性流感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发热,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
主要预防措施:
采取日常防护措施也可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包括: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流感样症状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诺如病毒肠炎
诺如病毒肠炎全年均可发生,我国冬春季节高发。诺如病毒肠炎易在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群密集场所引起暴发疫情。旅行团、游轮、度假中心也常有疫情发生。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最常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病例为轻症,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极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通常发生于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手足口
每年4至6月春夏季是手足口的高发季节。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以及手、足、肛门周围等部位出现丘疹、疱疹,口腔处出现了疱疹或溃疡。儿童接触病人后80%以上都会发病,出现该病时,除了以上表现,孩子还可能伴有乏力、咽喉疼痛等表现。

好发年龄:
6月龄到5岁内的儿童,在3岁以内更常见,和孩子自身免疫力有关。
好发季节:
该病全年都可以发病,在北方地区夏秋高发,但有逐渐提早的趋势。在南方地区以春夏为主高峰,秋冬季节为次高峰。该病流行季节可能和肠道病毒喜欢湿热环境有关。
当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后,病毒会有一段潜伏期,潜伏期一般2-5天,这个时候孩子并没有什么症状,但是已经有一定的传染性,就容易不经意间传染给其他人。
孩子患手足口病时,有少部分孩子手心、脚心不出疹子,但是身体、四肢躯干会出皮疹,也有个别孩子没有皮疹,只是表现为发烧,或者一过性的发热。所以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或者不典型的皮疹,也要及时就医,由医生来判断。
长假出游备药指南
收好,不谢!
退烧药
备药建议:
对乙酰胺基酚或布洛芬的滴剂/混悬剂(美林布洛芬或者泰诺林)
两者都是针对儿童发热的首选药物。
出行最好带上体温计。如果宝宝突然发热,但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玩,就先以护理为主,比如适当喂水、增减衣服等。
要是宝宝高烧到38.5℃以上或者有不适感可以服用退烧药;一次生病过程中一般选用一种就行,不建议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
2-6个月的小婴儿,如果发热的时候,可以遵医嘱服用泰诺林,它的成分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的宝宝遵医嘱可以使用泰诺林,也可以选美林,美林就是布洛芬的成分,可以进行退热。
如果吃了退烧药不起作用,反复发热,影响了睡眠,没有食欲,精神不好,就要及时去当地正规医院就医。
提示: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38.5度以上就建议用药。3个月以下宝宝体温超过38℃,要及时就医,不建议自行用退烧药。
腹泻药
备药建议:
蒙脱石散、妈咪爱、口服补液盐III
旅途疲劳,水土不服难免会有肚子不舒服的情况发生。
一般情况,可以使用蒙脱石散。蒙脱石散使用前后半小时少喝水,且要与其他药物间隔1~2小时使用。
但是,腹泻孩子更要注意的是:防脱水。频繁呕吐或腹泻下,极少数患者会因脱水而发展为重症,甚至丢掉性命。
一旦孩子又吐又拉,就需要及时、足量地补充口服补液盐III。还可以服用些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如果实在买不到口服补液盐III,只有口服补液盐I或II的话,那么退而求其次,可以用这两者替代,但需要按说明书的1.27倍稀释冲配。比如说明书要求用500ml水冲配,那我们就要630ml,这样其渗透压会更接近口服补液盐I,更为合适。具体情况要遵医嘱服用。
如果宝宝腹泻迟迟不见好转,精神状态也很差,就要及时就医。
抗过敏药
备药建议: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滴剂/糖浆剂
旅行中,难免会接触植物、食物、花木等。过敏体质的孩子,就需要准备一点抗过敏药了。
氯雷他定两岁以上可用,西替利嗪6个月以上可用。适应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具体情况遵医嘱服用。
有过花粉过敏史的人,旅行时不仅要随身带好适宜自己的脱敏药物,还要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出门时,可以戴帽子、风镜口罩防护。
止痒药
备药建议: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
炉甘石洗剂,适用于任何年龄宝宝长痱子,以及被蚊虫叮咬后的止痒。使用前要摇匀,不要涂抹在毛发处以及有液体渗出的部位,对炉甘石、氧化锌、甘油等成分过敏的宝宝,不能使用。
弱小激素类药物,可在皮肤瘙痒明显时使用。
如虫咬皮炎、或经保湿治疗无效的湿疹等情况。激素包括:0.05%地奈德乳膏、0.1%丁酸氢化可的松(尤卓尔),每天1~2次,一般使用1~2周即可,超过2周仍未痊愈者需就医面诊。
外伤药
备药建议:碘伏棉签、普通棉签
独立包装的无菌纱布和透气创口贴
谁家还没个调皮好动的宝宝呢!
旅游时不小心手脚磕破,先用生理盐水消毒,再用碘伏消毒,之后用创口贴或者纱布包裹。
如果是伤口比较大、比较深,建议简单包扎后立即去附近的医院。

医生提醒
除了带应急药外,还要注意不熟悉的食物,别乱吃。出发前,不要让孩子吃刺激性食物,应该按照平时饮食习惯,让孩子的肠胃保持健康的状态。
到了目的地,在外就餐时注意饮食卫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含糖多、脂肪多、油炸等食物。
可以自带新鲜水果、坚果、奶、奶制品、豆制品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零食。
祝大家出行快乐,有一个美好安康的假期生活,五一期间门诊正常开放,为宝贝健康保驾护航~~
季节性流感
季节性流感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发热,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
主要预防措施:
采取日常防护措施也可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包括: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流感样症状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诺如病毒肠炎
诺如病毒肠炎全年均可发生,我国冬春季节高发。诺如病毒肠炎易在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人群密集场所引起暴发疫情。旅行团、游轮、度假中心也常有疫情发生。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最常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病例为轻症,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极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通常发生于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手足口
每年4至6月春夏季是手足口的高发季节。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以及手、足、肛门周围等部位出现丘疹、疱疹,口腔处出现了疱疹或溃疡。儿童接触病人后80%以上都会发病,出现该病时,除了以上表现,孩子还可能伴有乏力、咽喉疼痛等表现。

好发年龄:
6月龄到5岁内的儿童,在3岁以内更常见,和孩子自身免疫力有关。
好发季节:
该病全年都可以发病,在北方地区夏秋高发,但有逐渐提早的趋势。在南方地区以春夏为主高峰,秋冬季节为次高峰。该病流行季节可能和肠道病毒喜欢湿热环境有关。
当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后,病毒会有一段潜伏期,潜伏期一般2-5天,这个时候孩子并没有什么症状,但是已经有一定的传染性,就容易不经意间传染给其他人。
孩子患手足口病时,有少部分孩子手心、脚心不出疹子,但是身体、四肢躯干会出皮疹,也有个别孩子没有皮疹,只是表现为发烧,或者一过性的发热。所以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或者不典型的皮疹,也要及时就医,由医生来判断。
长假出游备药指南
收好,不谢!
退烧药
备药建议:
对乙酰胺基酚或布洛芬的滴剂/混悬剂(美林布洛芬或者泰诺林)
两者都是针对儿童发热的首选药物。
出行最好带上体温计。如果宝宝突然发热,但精神状态好,能吃能玩,就先以护理为主,比如适当喂水、增减衣服等。
要是宝宝高烧到38.5℃以上或者有不适感可以服用退烧药;一次生病过程中一般选用一种就行,不建议两种退热药交替使用
2-6个月的小婴儿,如果发热的时候,可以遵医嘱服用泰诺林,它的成分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的宝宝遵医嘱可以使用泰诺林,也可以选美林,美林就是布洛芬的成分,可以进行退热。
如果吃了退烧药不起作用,反复发热,影响了睡眠,没有食欲,精神不好,就要及时去当地正规医院就医。
提示: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38.5度以上就建议用药。3个月以下宝宝体温超过38℃,要及时就医,不建议自行用退烧药。
腹泻药
备药建议:
蒙脱石散、妈咪爱、口服补液盐III
旅途疲劳,水土不服难免会有肚子不舒服的情况发生。
一般情况,可以使用蒙脱石散。蒙脱石散使用前后半小时少喝水,且要与其他药物间隔1~2小时使用。
但是,腹泻孩子更要注意的是:防脱水。频繁呕吐或腹泻下,极少数患者会因脱水而发展为重症,甚至丢掉性命。
一旦孩子又吐又拉,就需要及时、足量地补充口服补液盐III。还可以服用些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如果实在买不到口服补液盐III,只有口服补液盐I或II的话,那么退而求其次,可以用这两者替代,但需要按说明书的1.27倍稀释冲配。比如说明书要求用500ml水冲配,那我们就要630ml,这样其渗透压会更接近口服补液盐I,更为合适。具体情况要遵医嘱服用。
如果宝宝腹泻迟迟不见好转,精神状态也很差,就要及时就医。
抗过敏药
备药建议:
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滴剂/糖浆剂
旅行中,难免会接触植物、食物、花木等。过敏体质的孩子,就需要准备一点抗过敏药了。
氯雷他定两岁以上可用,西替利嗪6个月以上可用。适应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具体情况遵医嘱服用。
有过花粉过敏史的人,旅行时不仅要随身带好适宜自己的脱敏药物,还要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出门时,可以戴帽子、风镜口罩防护。
止痒药
备药建议: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
炉甘石洗剂,适用于任何年龄宝宝长痱子,以及被蚊虫叮咬后的止痒。使用前要摇匀,不要涂抹在毛发处以及有液体渗出的部位,对炉甘石、氧化锌、甘油等成分过敏的宝宝,不能使用。
弱小激素类药物,可在皮肤瘙痒明显时使用。
如虫咬皮炎、或经保湿治疗无效的湿疹等情况。激素包括:0.05%地奈德乳膏、0.1%丁酸氢化可的松(尤卓尔),每天1~2次,一般使用1~2周即可,超过2周仍未痊愈者需就医面诊。
外伤药
备药建议:碘伏棉签、普通棉签
独立包装的无菌纱布和透气创口贴
谁家还没个调皮好动的宝宝呢!
旅游时不小心手脚磕破,先用生理盐水消毒,再用碘伏消毒,之后用创口贴或者纱布包裹。
如果是伤口比较大、比较深,建议简单包扎后立即去附近的医院。

医生提醒
除了带应急药外,还要注意不熟悉的食物,别乱吃。出发前,不要让孩子吃刺激性食物,应该按照平时饮食习惯,让孩子的肠胃保持健康的状态。
到了目的地,在外就餐时注意饮食卫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含糖多、脂肪多、油炸等食物。
可以自带新鲜水果、坚果、奶、奶制品、豆制品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零食。
祝大家出行快乐,有一个美好安康的假期生活,五一期间门诊正常开放,为宝贝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