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63厘米的14岁男孩,骨骺已经闭合,造成不可挽回的终身遗憾!
国庆节前,北京东区儿童医院的身高管理门诊首席专家蒋竞雄博士接诊了一个来自新疆的14岁男孩,蒋老师看了他的骨龄片,问家长,孩子最近3个月的身高长了吗?家长说没有。蒋老师表示,其实看到这样的骨龄片就感到很遗憾,因为从骨龄片上来看确实没有什么生长空间了,孩子现在163厘米,想要长到175厘米是没有希望了,如果早来个2、3年还有很多方法帮助孩子长高。听到蒋老师这么说,家长和孩子在诊室里都很难过,孩子爸爸一再地问是否还有什么方法,蒋老师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月度方案,也只能说是让家长和孩子尽力试试,如果有效那就一个月一个月地试。蒋博士也是感到很无力,表示很遗憾没能帮到孩子。
门诊中,像这样有身高遗憾的孩子不在少数,所以,还是想再次提醒广大家长们,身高管理要尽早,不管是在医院还是自己管理,都要定期做骨龄的检测,真的太重要了。
定期测骨龄掌握身高潜能
为什么骨龄能决定身高?骨龄是评估骨的成熟度,它能评估个体生长潜力和性发育成熟的趋势,比实际年龄能更能较准确地反映个体的生长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确实可以根据骨龄来调控成年终身高。
骨龄是判断孩子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骨龄的增长与年龄的增长是一致的,但骨骼的发育受到营养、运动、睡眠以及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骨龄往往会与年龄有所差异,出现骨龄提前或骨龄落后等情况。通过定期测骨龄,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生长进程,制定合理的健身和营养计划。
定期测骨龄有助于发现生长异常,如早熟或生长迟缓,从而及早干预。这不仅有助于孩子的身高增长,还能确保他们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保持健康。
骨龄就是这样测出来的~
小朋友正在测骨龄
身高生长停止的标志是骨骺和骨干完全融合成长板消失,如果想要判断孩子的骨骺线情况,那最清晰的还是带着孩子去拍片,这样我们也能清楚的了解孩子还有多少的生长空间。
青少年体育比赛都在用骨龄评价
长期以来,在青少年体育竞赛中,青少年的年龄确认,已成为国内外青少年比赛中难以消除的顽症,为了公平竞赛和保护青少年运动员的健康与安全,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体育联合会以及国内各单项协会,都在努力寻找适当的青少年年龄的确定方法,从目前研究进展来看,手腕骨骨龄仍然是唯一的实用方法。
人都有两种年龄,一种是生活年龄,另一种是生物年龄,骨龄确认的是年龄范围,以骨龄分组既可以避免年龄虚假之害,又体现了公平竞赛的原则,同时也减少在接触中弱小运动员被撞风险。所以在我国各类项目的青少年比赛中,采用骨龄分组越来越多。
骨龄评价方法大致分为3种,包括中华05、TW3、G-P图谱法。因为TW3、G-P图谱法的样本主要来自欧洲和美国的白人儿童,不适用于东亚儿童。2003年-2005年再次进行了中国儿童骨发育调查研究,2006年由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实施的《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更加准确也更适合中国宝宝。北京东区儿童医院目前使用的就是这一方法。
有参考价值的骨龄报告为AI阅片+医生人工复核。信息包含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的骨龄值(如5.3岁或5岁2个月)、骨龄与年龄差值、骨龄身高百分位、根据当前骨龄预测的成年身高、身高百分位、长高潜能评价、检测结果分析和科学指导等。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一个固定的、专业的医院,用同一个标准来定期监测骨龄,确保骨龄的增量是准确的,也就是一年或半年骨龄增长了多少。
骨龄报告信息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不知道骨龄,相当于开着一辆没有油表的车长高可能随时因为骨龄““汽油”的耗尽而永远停止身高是一条单行线,错过即不可重来。
骨龄是测一次就可以了吗?
骨龄预测的结果所反映的趋势是正确的,但不能说100%精确。8岁测骨龄预测成年身高是180厘米,等10岁测骨龄再预测成年就未必是180厘米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骨骼发育本身就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睡眠、运动、心理等环境因素都是不断变化的,骨龄进展呈现出非匀速、个体化的特点,单次骨龄只能反应该时点的发育状况,无法完全代表整个生长过程。因此,临床上也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定期复查骨龄,不断调整方案。
通过定期监测骨龄,可以早期发现骨龄和年龄的差异,早期干预矮小和性早熟等生长偏离,提高实现理想身高的可能性。骨龄检测频率:3个月/次、6个月/次、1年/次,具体会根据孩子当前年龄以及体重、身高增长速度来决定。
长高关键的三个速度
01、身高速度
0~1岁:年生长速度25~27厘米
1~2岁:年生长速度11~13厘米
2~3岁:年生长速度9~11厘米
3~青春期前:年生长速度5~7厘米
青春期:年生长速度7~9厘米
如果3岁以下的婴幼儿,每年生长速度<7厘米,3岁至青春期的儿童每年生长速度<5厘米,青春期每年生长速度<7厘米,应尽早到医院儿保科或内分泌科筛查,排除疾病的风险。
02、体重速度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身高的焦虑来源于觉得孩子瘦,便想尽办法让孩子多吃长胖一点。但体重增长快尤其是体脂增长有加速骨龄增长速度的风险,很容易导致身高“早长早停”。短时间内身高是长得多了,但是从长远看孩子能长高的时间也变短了,反而影响了最终生长潜能的发挥。
建议孩子每年的体重增长控制在1~2公斤,平均每月0.1公斤。
03、骨龄速度
孩子长高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和骨骺闭合抢时间的赛跑。
骨龄就是骨骼的年龄,又称为发育年龄,是反映身高的核心指标,决定了身高还能长多久。
男孩约骨龄16岁,女孩约骨龄14岁,骨骺线闭合,身高停止增长。建议孩子每年骨龄增速不超过0.8岁,这样,孩子就能赢得更多的长高时间。
身高速度受遗传的影响较大,骨龄则完全不受遗传身高影响。所以,通过调控好骨龄,延长长高时间不仅会让孩子收获更健康的骨质,也能帮助孩子实现理想的成年身高。
下面两张图是身高百分位表,在明确孩子的骨龄后,大家可以把最左侧竖列的年龄换成骨龄来看,孩子是不是能达到女孩165厘米成年身高,男孩175厘米成年身高?
想要孩子达到这两个成年身高,那么各个骨龄对应的身高都要在75分这一列。如果超过75分,说明孩子预测的成年身高会更高,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就需要“提分”来缩小差距,否则就长不到165和175的期望身高了。
孩子的长高之路没有捷径,需要的多是家长的陪伴和关注,如您的孩子有长高需求或存在生长发育相关问题,可以来北京东区儿童医院身高管理门诊,专业团队为您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家长常见误区
“吃什么能长个儿”“能不能打生长激素”“孩子用不用补钙”一直是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存在个体差异,家长不能要求他们严丝合缝地按照标准去生长,下面5个常见认识误区家长需要重视。
误区一:“父母身高完全决定孩子身高”
人的身高有60%-70%由先天遗传基因决定,剩余的30%-40%受到后天的营养、睡眠、运动、内分泌、心理及疾病等因素影响。所以,父母高的孩子也可能因为后天因素的阻碍,而没能发挥好先天遗传优势,达不到理想身高。
误区二:“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还有很大的发育空间”
女孩以乳腺发育作为青春期开始的标志,如果月经初潮来临,则表明已进入青春期的中后期;男孩青春期开始的标志比较隐蔽,当出现变声、痤疮、长胡须或喉结时,往往已进入青春期的中后期。也就是说,没有变声、没来月经初潮,只能说明身高还可增长,但并不代表还有很多时间去发育,有的孩子身高突增高峰期已过。身高的两个快速增长期为婴儿期和青春期,一般女孩11岁开始进入青春期,男孩13岁进入青春期,家长要抓住这两个长高的黄金时期。
误区三:“我的孩子是晚长”
所谓“晚长”在医学上是指青春期发育延迟,这些孩子到了青春期与其他青春期正常的孩子相比,身材较为矮小,但一般来说,其父母在青春期时也有“晚长个儿”的情况。要判断是不是真的晚长其实也容易,如果孩子的骨龄落后实际年龄2岁且生长激素水平正常,则可视为晚长或体质性青春期延迟,但如果骨龄与孩子年龄相匹配,则提示孩子不属于晚长的情形。
误区四:“多吃就能长高,加上营养补充剂更管用”
孩子3岁以后调控生长的关键因素不只是营养,更重要的是生长激素分泌情况。所以,不能单从营养角度考虑孩子的身高问题。对于营养补充剂,如钙剂、各种维生素、特殊配方奶粉等,家长应理性看待,保证一日三餐的膳食营养均衡更重要。
很多家长问市面上卖的BL-11益生菌是否有用,东儿身高管理门诊的建议是可以尝试。据了解,BL-11益生菌自身会高产GABA(即γ-氨基丁酸),可以改善睡眠,促进生长激素(GH)分泌。相关试验表明,【BL-11】组在120小时内产生的GABA含量与对照组含量相比高出将近100%,远高于乳双歧杆菌B420、Bb-12、鼠李糖乳杆菌GG所产生的含量。
BL-11益生菌能改善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调用。大量增加肠道菌群中可以促进营养代谢和抗氧化相关酶的功能基因,如番茄红素、胡萝卜素、辅酶Q10等,帮助儿童获得更充足营养物质,促进骨骼发育和大脑健康成长。
促进维生素K2的合成转化,而维生素K2可以促进骨钙素的形成,化钙为骨;
通过促进矿物质(钙、镁和磷酸盐)的吸收而增加骨密度;
通过短链脂肪酸、胆汁酸、调节免疫系统因子,进而提高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长激素和生长因子IGF-1提供“源动力”,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为骨骼生长提供“原料”。
误区五:“只要骨骺线没有闭合都可以治疗”
骨骺是骨在发育过程中,骨两端软骨出现的骨化点。骨骺线闭合是指长骨两头骨骺线消失的现象,意味着机体已经失去自然长高的潜力。但是,不能认为骨骺线没有闭合就可以用生长激素治疗或疗效就好,因为年龄越大骨龄越大,对药物的敏感性就越差,同时体重的增加也会使药物剂量增大,治疗费用增加。所以,在满足临床指征的情况下,用生长激素治疗要趁早。
如果想要判断孩子的骨骺线情况,那最清晰的还是带着孩子去拍片,这样我们也能清楚的了解孩子还有多少的生长空间。通过骨龄检测情况,再制定具体的身高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