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种“胖子‘’看起来‘’瘦‘’?——来了解一种“很新”的疾病!
是很多人节假日逃不掉的“魔咒”
而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
有可能是“每逢寒暑假胖N斤”
为什么每到寒暑二假,孩子就容易胖呢?
饮食不 饮食不节制,经常叫外卖,摄入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
晚睡晚起、三餐饮食时间不规律、吃夜宵
家长觉得孩子在校营养不够,在家疯狂进补
宅家写作业、看电视、玩手机,缺乏运动量 体重和身高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肥胖会对儿童健康造成巨大伤害,更易引发孩子高脂血症,二型糖尿病,脂肪肝、性早熟等慢性代谢性疾病,造成终身伤害。
小胖墩儿每分每秒身体都在受损!
1、孩子偏食挑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吗?
2、什么是少肌型肥胖?
3、要警惕哪些”吃“出来的儿童病?
肥胖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形式 有些家长疑问,虽然我家孩子平时挑食很严重,但是长的却很壮实,为什么检查还是营养不良呢?事实上,肥胖本身就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形式,多数小胖墩儿在能量过剩的同时,存在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现象。因为体内脂肪太多,肥胖的孩子很容易缺乏维生素D,从而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骼发育、身高发育,还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等问题。
如果挑食只爱吃肉类、或谷物不爱吃蔬菜,摄入太多的脂肪和热量,又缺乏运动会造成孩子肥胖、便秘等。长期因为挑食后营养摄入不全面引起某种营养素缺乏或者过多,造成体质虚弱和免疫力差。挑食的孩子由于一些食物不爱吃,就会引起营养不良,时间久了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李时莲主任温馨提示:严重挑食情况出现贫血、矮小、肥胖、反复腹泻、反复感染等,建议去医院询问医生后再进行治疗,并且遵医嘱用药。
”胖瘦子“是怎么一回事儿?
少肌型肥胖其实就是肥油多、肌肉少的肥胖。这种肥胖实际上是隐性肥胖,体重并不高,而体脂是超标的。就是说看起来很瘦,但实际上却有很多肉(脂肪),而且这些肉大多长在了我们看不见的腹部,肝脏、肠道、胰脏的周围。
可以理解为内脏型肥胖,通常表现为四肢纤细而肚子和腰部有赘肉,肝脏等内脏周围堆积脂肪,可能诱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高血压等生活方式病。内脏型肥胖也是属于肥胖的一种,但因为体重较轻、四肢纤细往往被忽略。
任何年龄段的肥胖人群都有可能出现肌少症,这是因为肥胖能够促进氧化应激、炎症、胰岛素抵抗等,导致代谢紊乱,引起骨骼肌质量和功能下降。此外,肥胖人群往往伴随着慢性病、久坐不动等危险因素,也会对骨骼肌的代谢产生负面影响。
肌少症性肥胖的诊断也需要医生来进行!一般在临床上通过身体成分检查查出。
科学评估体重,算算就知道!
李时莲主任介绍,肥胖是人体摄入高热卡高油脂饮食,但运动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代谢综合征中的一种。由于学校停课、同时户外活动减少,孩子长时间宅在家,吃得多、运动消耗少,容易引发“肥胖”问题。 “很多家长都习惯用视觉感受来判断宝宝的体重情况。”李主任表示,这个“看起来”的判断并不准确,对于如何界定儿童肥胖,医学上有严谨的测算公式。通常情况下,可采用以下方法推算孩子的标准体重:
•1~6个月婴儿: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7
•7~12个月婴儿:标准体重(千克)=6(千克)+ 月龄×0.25
•2岁-12岁宝宝:标准体重(千克)=年龄×2+8(kg)
注意了!12岁后为青春发育期,受内分泌影响,体重增长较快,是生长发育第二次高峰,不能按上述公式推算。正常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体重存在个体差异,一般在10%上下。
如何界定肥胖?
方式 1
公式推算
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推算,若超过了
标准体重10%,可以看作超重;
若超过20%就属于肥胖了;
超过30%~50%为中度肥胖;
超过50%或以上为重度肥胖。
方式 2测量腰臀比
用家里的软皮尺给孩子测量腰臀比。具体测量方法是:儿童腰围该是在肚脐水平量一圈。再量臀围,臀围要量到后屁股最鼓的地方,后面也是水平处,屁股后面看哪最鼓,在最鼓的水平处量一圈。用腰围除以臀围:小于0.8,问题不大,大于0.8要警惕了,如果等于1,就是腰围和臀围基本一样了,建议到医院营养科看诊。